352新文化运动和三民主义
一、选择题1.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彻底完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大旗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并没有动摇封建的思想基础。而新文化运动做到了,而且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大解放。2.2011浙江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徐志摩生活的时代24岁以前是1920年前,这段时间刚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而从题干他所追求的是相对论和民约论,即科学和民主,由此判断B项正确。A、C、D各项与材料不符。3.2011江苏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演进。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从材料中“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可知D项错误。题干疾呼发生在20世纪初,而康梁变法在19世纪末,故C项错误。而B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其相关信息。因此结合疾呼出现的时间,正确的答案是A项。4.2011海南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
1
f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
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答案】A
【解析】扣住题干关键词“思想界”、“出版界”、“学潮”等可知思想领域、学生运
动,从而推断出“觉悟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故选A项。
5.2010滨洲模拟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