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做好疫情报告管理工作。4报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大城县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和规定进行监测报告。辖区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辖区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
f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
5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样51流行病学调查县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当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重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前7天内可疑动物(如禽类、猪等)和农贸市场的接触和暴露情况,以及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接触人员情况等,并撰写调查报告报市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52标本采集运送严格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方案(2013年第二版)》及《大城县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方案》等有关要求做好有关标本的采集、运送工作,标本采集、运送均应当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6病例管理和感染防护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卫发明电〔2013〕6号),落实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等措施。61密切接触者判定(1)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
f(2)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
(3)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62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8℃)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各级医疗机构负责采集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双份血清标本(开始实施医学观察时和间隔24周后),当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还要采集咽拭子,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7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进展,积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