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中要考虑标准最大KV
值的限制、保证△D、胶片长度和工效等因素及F在实际透照时,受现场条件限
制不易保证F(制作曝光曲线时的焦距);此时可按曝光时间T与焦距F平方
比公式确定实际曝光时即
T实(F实F定)2×T定T初=制作曲线时透照厚度的曝光时间。F实=实际使用的焦距mm。F初=制作曲线时使用的焦距mm。②如因F变大需增长曝光时间(>5分钟),为了保护X射线机钨靶不热,
可采用两次等时曝光,要求曝光时间与间歇时间相同。
1132透照工件材质改变时曝光参数修正
a计算方法
TFec=Tm×ΨTFec:相当钢的透照厚度;Tm:不同材料被透照厚度;ψ:等效系数。
b以钢为基准不同材料的等效系数ψ一览表:
表六
金属材料
X100KV150KV
射220KV
线250KV
400KV
钢(Fe)
10
10
10
10
10
镁(Mg)铝(AI)
005
005
008
008
012
018
铝合金
010
014
018
钛(Ti)
054
054
071
f铜(Cu)
15
14
13
13
13
黄铜
147
14
13
13
13
铅(Pb)
14
14
12
c经过计算TFec曝光参数即为所检测材料的曝光参数。
12透照方式
1视工程具体情况采用双壁双透、双壁单透、单壁单透(内透、外透视情况而定)方法对工件进行检测。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单壁单透内透照法(首选中心内透照法、其次采用偏心法)。
(3)透照时射线束应指向被检部位的中心,并在该点与被检区域平面或曲面的切面垂直。如需要时也可以从有利于发现缺欠的其它方向进行透照。
(4)当采用双壁透照法时,一般应使射线偏离焊缝轴线所在的平面进行斜透照,以免两侧焊缝影象重叠。
(5)分段透照厚度比K规定:环缝A、AB级不大于11;B级不大于106。纵缝A、AB级不大于103;B级不大于101。
121直(纵)焊缝单壁单投影透照方法1211分段透照示意图:
1212分段透照数量的计算方法胶片侧一次透照长度:L3=2L1tgθ底片有效长度:Leff=2Ftgθθ=Cos1k1K:透照厚度比(T‘T)。F:焦距(L1L2);L1:焦点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的距离;
fL3:射源侧一次透照长度。1213透照搭接标记应在射线源一侧。122直(纵)焊缝双壁单投影透照方法1221分段透照示意图
1222分段透照数量的计算方法
胶片侧透照长度:
L3=2Ftgθ
底片有效长度:
Leff=2(F+L2)tgθ
θ=Cos1k1
F:焦距。
K:透照厚度比。
L3:胶片侧一次透照长度。
1223透照搭接标记应在胶片一侧。
123环(曲)焊缝双壁双投影透照方法
1231双壁双投影示意图:
1232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钢管对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