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必要性
列强:侵略加深民族危机加剧
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不断加紧
侵略,甚至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外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清政府:《辛丑条约》的签订洋人的朝廷
新政、预备立宪的破产孤立的朝廷
→民族、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2、可能性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补充清政府新政的有关措施,出示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关数据,让学生分
析史实材料,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
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阶级基础。
f(3)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补充有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图片和思想主张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情况,理解他们的革命思想解决了为什么革命、革谁的命、怎么革命等问题,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4)组织基础: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引导学生分析同盟会与以往革命团体的不同之处,总结分析其成立的影响。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的领导,有了明确的政治纲领,此后革命风潮一日千丈。(5)实践基础:黄花岗等武装起义结合孙中山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引导学生了解黄花岗起义的概况。革命党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勇气,誓将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天下人谋幸福!虽然起义一次次失败了,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理想却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一般越来越明亮,创立共和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定![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再次重温1911年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吧!二、创立共和颁约法1播放视频《武昌起义》,以视频概述起义过程。问题设计:前面我们提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都失败了,为何武昌起义却能成功?这儿可略讲(一是革命新军的主动精神;二是四川保路运动为其提供了有利时机)演示动态示意图,了解辛亥革命的发展概况。(武昌起义一声惊雷,震响祖国中部长空,触发了全国辛亥革命的巨澜,到11月下旬,全国有14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过渡]革命形势的发展表明,建立全国性政权的时机成熟了。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简要了解其概况。1912年,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想一想,这里的“变局”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