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22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2004年我国政府公布的白皮书《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指出:我国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和126。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2004)。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1221营养与高血脂、动脉粥状硬化近10年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61。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增加到44g,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国内市场烹饪油供应极为丰富且价格低廉,中式餐饮更是迎合中国人的胃口,以高油烹饪来增加菜肴的色、香、味。各类炒菜、煮菜大量用油,形成高油脂饮食,其中北京和上海居民油脂消费量分别达到83gd和85gd,平均每日总能量摄入量超过2800kcald。近年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粥状硬化呈现低龄化趋势,群体也在逐年增加。12211血浆脂类与脂蛋白(1)血脂血浆或血清中的脂类主要分为5种,即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除FFA是直接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输外,其余的脂类则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水溶性的脂蛋白转运。(2)脂蛋白由于各种脂蛋白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类的组成和比例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