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经开展QCC活动后,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从138降至64,本次查检中输液固定的规范得到大大的提高,腕关节部位穿刺率明显减少,应用注射泵和注射泵输液巡视得到了加强,对刺激性药物输液做到有效护理干预。
3讨论
31有形成果
通过QCC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制定了小儿留置针输液的标准流程,圈长负责培训、落实改进措施,护士长负责跟班检查改进情况,确保了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和连续性4。QCC各个成员来自临床一线,提出和制定的小儿留置针输液流程均有较强的可行性,培训临床护士后流程容易被采纳5。操作流程制作成图片发放到科室QQ群,形象、生动,可操作性强。本次QCC活动过程中,采用中期调查和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持续性改进,使小儿留置针输液标准流程得到有效的监督,使小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从138降至64。敷贴的规范固定,既使护士便于查看输液部位,也减少了敷贴下皮肤发红、水疱等不良反应;责任组长对穿刺困难患儿的干预能够提高穿刺水平,减少外渗的发生;对刺激性药液输入的有效干预能够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减轻患者的痛苦67。
32无形成果
QCC活动提高了小组成员的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这种由QCC小组成员找出存在问题,制定对自己约束及管理的方法,并由他们去执行及评价,能有效地挖掘个人潜能,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的持续改进7。品管圈运用群体智慧,采用PDCA循环改进程序。活动中注重质量状况及质量基础,善于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原因,群策群力实施整改,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荐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朱庆红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1,9(8):12911292
3胡玲,郭向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08
4李玉兰,吕静浅析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17118
5王翠花护理干预对患儿静脉输液时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5354
6张新爱小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23124
7李素巧静脉输液的护理评估和输液计划制订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6364
(收稿日期:20140814)(编辑:欧丽)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