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张敏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11期
摘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学校打造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鹤伴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乡土资源;校本课程;石画石说
校本课程自身的个性化、差异化、灵活化,能够很好地融入区域教育,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实现融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与专业发展能力。
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笔者结合本地环境资源山石,展开了对校本课程的研究。《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指出:“材料资源是美术学科的独特课程资源,因为材料是创作美术作品的重要载体,必要的美术材料是有效实施美术教学的基本前提。”鹤伴小学坐落于国家4A级森林公园鹤伴山下,群山环绕,绿水相依,山石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我校就地取材,利用便利的乡土资源进行教育资源整合。
学校对周围的山石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调研发现,当地的山石,不仅数量多,而且材质多样,玄武岩、花岗岩、麦饭石等石材零零落落地散布在大山之间。最可爱的要数那些遍布在溪涧、路边的各色各状的小型石块。它们有的表面纹理清晰,似花草,似虫鱼;有的小巧可爱,似心形,似鸡蛋;有的龟裂明显,像山水,似泼墨……一块块的山石,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艺术内涵。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想象力很丰富。小学教育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美术知识的启蒙,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笔者更侧重挖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资源。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也注意突出这一侧重点。在组织学生进行石头绘画时,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由画纸到石块,由彩笔到染料,这些改变使他们感到了艺术的新奇。学生爱上了这些可以随意创作的石头,他们走进大自然,用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可以创作的石头。一幅幅别出心裁的石头画诞生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齐刘海的小女孩、聪明的机器猫、可爱的小丸子……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想象与创造带来的快乐与魔力,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根据石块的特点编写不同的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创造性的手工制作活动,比其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