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中学乡土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开题报告
以定西市安定区口区域为主执笔人:寇慧
一、研究背景课程资源是我国在跨世纪的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根据当代
课程理念形成的新的认识,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也难以变成学校的实际教育效果。为此,新课程改革不仅明确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而且明确强调,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都必须加强对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的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并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打破原有的课程管理模式,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为主导,变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者并存的新格局,确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使得学校从课程的使用者转而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开发者,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已是大势所趋。
在新课程改革中,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为热点之一,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和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既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也可以把乡土资源作为地方、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进行开发,整合出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更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提出的“农村中学乡土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就是以社会资源、学校资源为背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本课题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乡土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同时,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和讨论等诸多方式去进行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自主探索的学习气氛,
14
f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定区口中学从实
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所研究的课题都来自于地方和学校实际,来自于教学第一线,来自于教与学的需求。
然而,位于安定区北部的口,高中教育辐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