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周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记,或是有发现随时记……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学习的主人。当然要设计这样的课外作业,需要教师对教材有系统整体的规划,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能及时抓住生活中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点”合理设计作业,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二、形式多样化,激趣启智
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既要面向生活,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也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多样化作业要突破传统作业单一、固定的抄写形式,设计为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的形式,将作业与唱、画、玩、演、做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可以是观察性的,如:养小蝌蚪、种蒜苗,观察其发展。可以是兴趣性的,如:成立童话、故事小组,收集、汇报故事、童话。可以是竞赛游戏性的,如:赛诗会、歇后语游艺活动、猜谜语、成语接龙等。
再比如学了诗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后,模仿原作写一首诗,不必过分追求诗的押韵、意境,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学了《月亮湾》,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课文插图,变文字为画面,使学生学得更活更实;学了《谁的本领大》,对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录音朗读比赛;还有的同学对课文《猴子种果树》进行了改编,合作表演了一段小品。另外,还可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制作一张贺卡或写一封问候的信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
总之,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阅读、表达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既促进读写结合,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作业自主化,展现自我
有人说,自由必然意味着一种力量。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选择、决定,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和应用。所以我们有时不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发挥学生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