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民间习惯法,没有司法判例。9、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国际法。他是现行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历史上的法或已失效的法。;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部门,因此,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位。;法律体系不同于立法体系。1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关键)执法必严(条件)违法必究(保障)11、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维护法律权威;强化民主政治;坚持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搞好法律监督。1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是:人民群众,是长期发展的战略。13、立法权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统一行使。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15、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上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16、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通过(立法过程中最具决定性的阶段)、公布。17、法律的法定公布形式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上全文公布。法律
510
f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一般是以公布之日起生效。18、司法的基本要求:真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等内容。19、司法原则: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专门机关工作和贯彻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20、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家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21、法律解释的分类:从解释的主体上分类,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从外延上分类,可分为扩充解释,限制解释,字面解释,方法上分类,可分为文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系统解释。国家机关不同,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22、法律解释的原则:合法性解释原则、合理性原则、法制统一原则,历史及现实相统一原则。23、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犯罪行为、一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法律规定作为的法律责任。24、法律责任的功能:惩罚功能、救济功能、预防功能。25、法律责任的分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26、法律责任规则的原则: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27、法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