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的探讨
大道交通,圆梦中华。2016年9月10日,北京交通大学迎来了120周年华诞。数千名海内外校友和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四海交大人光荣与梦想交汇的美好时刻。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及企业的电气专家共同出席了北京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电气工程学科前沿论坛”,300余名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同贺北京交大120周年华诞。NE电气本期专题推送此次论坛的学术报告,与广大读者同贺交大120周年华诞,并祝愿交大再铸新的辉煌与荣耀。首场报告来自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周孝信院士,小编已在PMAPS2016国际会议上获得了周孝信院士的授权分享。周孝信院士提供,特此感谢作者简介周孝信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EEEFellow,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院士从7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先后在国内首次提出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分析的多种数学模型和建模方法,使我国在相关领域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并比国外已有方法更实用、方便,更受用户欢迎。主持开发了我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大型软件,已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应用并输出国外。主持了我国多项大型超高压
f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如我国第一条33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第一条±500kV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等,90年代开始FACTS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研究,主持超高压输电系统可控串补、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等多个重点研究项目。周院士主持完成了“20002050年中国电网远景规划研究”,预测了未来30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趋势,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1912年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设置“高等电气工程甲班”至今,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已有百年历程。建国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58年北京铁道学院成立电气化工程系。2000年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学校归教育部直属管理,电气工程相关学科专业重组成立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目前设有电力工程系、电气传动与控制工程系、电力电子研究所、电机与电器研究所、新能源研究所、牵引供电研究所、汉能新能源学院、电工电子基地和电气综合实验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学院可以培养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从科学技术学位到工程专业学位等各级专门人才。每年招收本科生300余人,硕士研究生约230人,博士研究生约30人。现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