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8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听取陕西代表团意见时提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第一次被写入执政党的指导性文件当中。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强调把“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作者:时间:20130802浏览次数:133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在前进中积累了一些矛盾。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利益冲突,导致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上层建筑滞后于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高层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2011年5月30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2011年7月份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则是我国第一份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正式文件。在半年内的时间里,中央高层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做出三次研究部署,密度之高、重视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二)解决当前社会矛盾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和国家之所以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高度重视,在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在不断前行中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矛盾;而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对问题认识不到位,解决手段不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