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形成了做事匆忙、不认真、缺乏责任感的态度,其行为方式必然表现为粗心大意,不够细致等不良习惯。三、学习粗心的矫正策略粗心看似小毛病,形成习惯却很难改正,且疏忽大意铸成大错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学生粗心的预防和矫正工作。从前馈理论看,掌握学生由粗心导致错误的反馈,在教学中给予有意控制,是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具体来说,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塑造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不良的性格特征是形成粗心的重要原因。要根治粗心,首先要从改造学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入手。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克服粗心的首要条件。只有认真,学习才能一丝不苟;只有认真,知识大厦的基础才能牢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面对认真,任何形式的粗心都没有施展伎俩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认真严谨的行为习惯;从日常生活做起,要踏实,忌浮躁。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优良的性格特征,去掉粗心的不良习惯。2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注意是心理过程的开端,为认知活动提供清醒的心理背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心理活动的指向经常变化,注意对象就不能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反映,因而极易粗心出错。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应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为此,我们可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任务既可以结合课程,也可以是训练性的,教师
可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问题。如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或组织抢答竞赛,以培养他们高
f缺少思路型
度集中的注意能力;将不同学科、不同性质的问题交叉随机地呈现,以训练学生注意灵活转移的能力等。
3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所谓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能力,它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能力,是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通过元认知指导调节学生的认知活动,实现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是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学生的审题、答题、检查、反思等环节下功夫。教教会学生如何审题、怎样解答、如何检查、怎样反思。检查是防止答题遗漏、纠正错误不可缺少的环节。检查一要仔细,二要耐心。要先检查题目要求,对照原题,验证是否抄错了数字、单位、符号,再检查答题过程是否规范,已知、求解、证明是否符合要求,抄写是否错误;最后检查答案是否正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