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步证实了该观点。
在国内,夏斌比较早的认为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处于分业混业的两难中的现实选择。虞群娥、曾康霖分析了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目的,并且比较了国际上主要的几种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也有一部分学者尝试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对分业和混业的成本进行研究,从监管成本,银行内部的管理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认为社会比较利益的大小是分业或者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董岚等通过对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导,能够充分的结合分业经营的专业管理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集团混业、经营分业。这是我国银行选择混业和分业的现实依据。
1
f二、理论基础分析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定义11分业经营分业经营模式也称专业化业务制度。其核心在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分业经
营、分业管理,各行之间有严格的业务界限。12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模式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等,还可以经营投资
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保险代理等。(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
21分业经营的利弊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客观上起到遏制垄断、维护竞争的作用。专业化分工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专门从事银行业务、证券管理、资产组合管理或为大型公司提供融资服务,资源集中,易创品牌,与客户关系简单,透明度高,易于监管。但其也有弊端: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其提供的产品品种单一,难以分散风险,综合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动相当敏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22混业经营的利弊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较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规模经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降低了单一品种的风险,分散了经营风险。便于通过多样化经营优势互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能力,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金融服务效率。其弊端在于:存在着相当大的管理难度,从事的业务种类过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设法巩固本机构在每一领域的地位,管理与风险控制将更加复杂,需要大量的资源,并且同一集团内从事存贷、共同基金、咨询、商业银行与保险等业务部门之间有潜在利益冲突。(三)混业经营的模式当代银行的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