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需要用到现有的电信运行网络,包括无线和有线网络。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局部的无线网,因而无线移动通信网、3G网络是作为承载物联网的一个有力的支撑。(3)智能处理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受到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5、物联网三个层次
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第二层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层是应用层。(1)感知层感知层包括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数据接入到网关之前的传感器网络。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RFID技术、传感和控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感知层涉及的主要技术,其中又包括芯片研发、通信协议研究、RFID材料、智能节电供电等细分技术。(2)网络层物联网的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基础上。物联网通过各种接入设备与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相连,如手机付费系统
f中,由刷卡设备将内置手机中的RFID信息采集上传到互联网,网络层完成后台鉴权认证并从银行网络划账,网络层也包括信息存储查询、网络管理等功能。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其包括传感网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挖掘、理解及基于感知数据决策和行为的理论和技术。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存储、分析平台,将是物联网网络层的重要组成部分。(3)应用层物联网的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可分为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查询型(智能检索、远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灯控制)、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等。应用层是物联网发展的目的,软件开发、智能控制技术将会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
6、物联网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子标签和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物流、销售和制药领域;第二阶段:实现物体互联;第三阶段:物体进入半智能化;第四阶段:物体进行全智能化。
f二、物联网核心技术
1、RFID技术2、WSN3、智能技术4、纳米技术
f1、RFID技术
简介射频识别即RFID(RadioFreque
cyIde
tificatio
)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等技术。R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