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政区划沿革
原洪洞、赵城两县分制,刘家垣域属赵城管辖。赵城初有12里,后析为37,旋并为35,至清道光年间并为29里。刘家垣域内村庄分属黄村里、师村里、大义里、罗云里。在《洪洞县志》2005年版中有记载:
“……黄村里(村4:曹家庄、高池村、张端村、黄村)、师村里(村5:西梁村、下楼村、师村、双昌村、王绪村)、大义里(村6:东梁村、中鄢村、东鄢村、鄢里村、刘家垣、刘家后峪)、罗云里(村26:刘家中峪、刘家前峪、陈家庄、石家山、上楼村、虎峪庄、罗云村、上村、下村、翟家山……)”民国初仍袭清制,刘家垣域内行政区划未有变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洪洞、赵城两县虽有部分区划调整,但未涉及刘家垣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洪、赵两县基本延续解放战争后期的区划。洪洞县辖7个区:城关区,治所驻城内;一区驻马头;二区驻苏堡;三区驻冯张;四区驻后泉;五区驻白石;六区驻万安。1950年10月,下辖6个区。赵城县辖7个区:城关区,治所驻城内;一区驻驻耿壁;二区驻明姜;三区驻杨堡;四区驻黄村;五区驻孔庄;六区驻樊村。1950年10月,并为4个区,1952年6月,汾西县磊上区划归赵城县,下辖5个区政府。1954年7月,洪洞、赵城两县合并为洪赵县,县政府驻洪洞城。下辖改为2区、2镇、108乡。即:孔庄区、涧头区;城关镇、
f赵城镇;108乡为:石家庄、龙门、杨堡、张端、黄村、三交河、堤村、磊上、薛家庄、曹家沟、西昌、王绪、回坡底、北石明、孙堡、陈村、小河、干河、北秦、陈家庄、明姜、胡坦、营田庄、鲁生、道觉、后河头、韩侯、连城、下跑蹄、仇池、好义、登临、石止、马牧、宜家庄、郭家节、侯村、楼村、晋家庄、大胡麻、关口、深沟、耿峪、石门峪、上柳树、上纪落、南王、涧头、娄村、安子、后泉、茹曲、涧西、龙马、峪头、洞子沟、马驹、金山沟、西张、营里、师村、李家坪、古罗、宝峰、郭盆、苏堡、原上、东张、左木、永一、峪里、南谷、梗壁、董家垣、高公、西崔堡、铁炉庄、长命、万安、上寨、甘亭、冯堡、左壁、涧桥、冯张、孔村、封里、南秦、坡底、上桥、紫岸、古县、官庄、孔寨、西安、洪段、柏村、曲亭、白石、杜戍、辛村、下沟、程曲、东疙瘩、逍洞、韩略、尹壁、南步亭。1956年6月,并小乡为大乡,行政区划改为38个乡。即:城关、赵城、南秦、冯张、上纪落、明姜、曲亭、淹底、苏堡、涧头、万安、洪段、白石、石止、刘家垣、好义、干河、曹家沟、龙马、道觉、后河头、郭家节、下跑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