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要。用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博士答复《成功营销》记者的话说:“2014是英菲尼迪‘极速前进’的一年。”这指得不仅是业绩,而且也印证着这个项目超长的周期:2014年1月份前期启动,12月还在播出中。同时,这个项目亦是英菲尼迪品牌这两年电视营销实践后,对过往不足的思索,之后产生的战术升级。对于汽车企业来说,电视广告应该是新车上市不可或缺的传播途径。而英菲尼迪放弃此常规路径,转去做似乎风险更大的某单独节目的赞助,其背后逻辑是什么?其所宣称的“联合出品”又意味着什么?它的这种探索,能否在红海一片的电视广告传播中,趟出一条血路?事实证明:英菲尼迪的战略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战略正确帮助他们成功的打开了市场。
(三)长远的战略眼光
早在2006年,日产就为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做好了为期五年的规划。据沈莉介绍,2007年和2008年,日产把重点放在“提升英菲尼迪的品牌认知度和销售网络的基础搭建”上,每季度都会对英菲尼迪进行一次品牌认知度的调查。目前,在普通受众中,英菲尼迪品牌认知度已经达到70。在高端消费人群中,这个比例则更高。从实际销售业绩来看,日产设定的初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进入到2009年,日产仍将按照原计划,在聚集了较高品牌认知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英菲尼迪的品牌内涵,尤其要扩大在年轻高端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对于这个中国人眼熟,但不知其所以然的汽车品牌来说,品牌攻势一刻也不能停顿。金融危机的影响难以回避,很多主流汽车厂商纷纷降低了2009年的预期,减少甚至停止经销商网络的扩建。但沈莉告诉《经理人》,她本人及日产对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前景很乐观,当然也是对英菲尼迪这个品牌有自信,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下滑或者走向颓势的迹象。她认为,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现在仍然有很强的增长动力和市场潜力,对于英菲尼迪这样刚进入中国的品牌来说,不会因为市场短暂的下滑,而进行大的策略调整,既往的目标和销售计划没有任何改变。但沈莉也坦陈,如果说一点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不太可能,但总体上影响不会太大。英菲尼迪的目标客户群对于车市的浮动敏感度比较低,他们不属于那种跟风型的有了钱,随便换部好车,一定是了解和认同了英菲尼迪之后,才来购买的,忠诚度往往比较高。
f2015,英菲尼迪称将再开10家4S店,加上已经正式营业的10家4S店,到2009年末,英菲尼迪覆盖全国的经销网络将小有规模。第一批布点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深圳这类主要城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