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说明
《化装舞会》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希曼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叙述了一件影响他世界观的小事。为了让学生感受当时社会中的贫富悬殊,在教学中,我设计用对比法使学生从两场化装舞会(一场是父母安排的、一场是女仆安排的)中获得深切感受。
本文故事情节性强,我设计用复述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借此熟悉课文内容。文中心理描写细腻、生动,有助于推进情节发展,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的同时,我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以锻炼其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用对比强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f《化装舞会》教案
课题课时
2课时
《化装舞会》授课对象城镇规划二年级授课形式
讲授
课文选自2011年秋学期开始使用的新教材《语文》,这套教材共分三个模块:基础模
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本文是基础模块下册“生活的滋味”单元中的一篇,这一单元
教材及学情分析
均为写人记事的散文,作家从身边平凡的人,普通的事说起,引导读者关注生活,细心观察;珍惜情感,学会表达。
授课对象是高职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在方法和技
巧上仍显欠缺。他们善良却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同情弱势群体却很少伸出援助之手。
他们好奇心重,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知欲望,这是形成他们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时期。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
1.熟悉文章内容,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2.学习文章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手法。3.了解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了解文章以小见大的手法,学习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任务驱动、对比法、练习法
教学资源补1“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图片
充
2体现社会中贫富悬殊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风格,并思考作者经历对其作品风格的影响。2.回忆童年中对你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f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
从了解“化装舞会”导入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的,参加者需要带上面
具,伪装自己,给别人带来新鲜感或刺激的娱乐形式。(注意:强调加粗的内容)
师生活动
教师
学生
介绍
了解
设计意图
“化装舞会”这个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有吸引力,强调它的特点和流行范围,为理解文本做了铺垫。
走近作者
亨利希曼(18711950),生于吕贝克城的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