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又突出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低年级,通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年级阶段,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既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又明确毕业后工作岗位的要求,使得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五个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
f业课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每一个模块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在满足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前提下,适当增加了选修课程。(2)实践环节多样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对工科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在实践环节的培养方面,注重实践环节的合理配置,力求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实验课。学校一方面增加设备投入改善实验室环境和条件,我们还对主要课程的实验实行单独设课,单独考核,成绩单列,提高了实验课的实效性。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选取主要考虑课程性质以及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本专业的课程设计共有5门,其名称及学分情况如表2所示。③实习。实习是学生接触工程实际、了解社会的有利时机,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校期间既掌握比较扎实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理论,又具备解决工程测控技术问题的能力2。根据实习作用不同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现场常见的测控系统、主要电气设备基本组成和原理,使学生对有关设备和系统有一个直观认识,为学习相关课程服务。生产实习是使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主要环节,我们采取分散与集中实习相结合方式,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自己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毕业实习是以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积累素材为目的的实习,鼓励学生深入实习单位,为毕业设计搜集第一手资料,并将毕业实习与找工作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④工程训练集中实践。电工电子技术工程训练:在学习完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后,购置收音机的器件,让每一个学生自己进行焊接、组装、调试,最后进行统一验收。工程基础训练与实践:在学完电气控制技术之后,让学生自己设计电机的启动、调速、制动等控制环节,并进行接线、调试。工程训练集中实践起到了将工程带进课堂的作用,是学生提前积累实践经验的环节,将工程的分析、设计实现方法渗入课程的教学中3。⑤毕业设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