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编制目的1、及时掌握地表沉陷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安全,便于进行日常施工管理。2、经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预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隧道的稳定。3、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4、将已有的工程量测结果应用到其它类似工程中,作为今后设计和施工的类比依据。二、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技术指南》(TZ2142005)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3、《兰渝铁路施隧1101》4、《兰渝铁路施隧134》三、监控量测项目及频率量测频率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及工具1~15天16天~一个月1次每2天1~3个月1~2次每周3个月以上1~3次每月
1
周边位移
JSS30A数显型隧道收敛仪
1~2次每天
2
拱顶下沉
苏光DSZ2型精密水准仪
1~2次每天
1次每2天
1~2次每周
1~3次每月
3
地表沉降
徕卡TCR702全站仪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每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每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每周
注:B为隧道开控宽度四、量测内容及方法1、支护状况观察(1)对未开挖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a观察开挖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坍塌现象。b查看是否有涌水现象,确定涌水位置、涌水量等。c是否有底板隆起的现象。(2)对已开挖已支护地段围岩动态的观测a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裂缝剥离或剪切破坏。b钢拱架是否有受挤压变形情况。c锚喷支护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观察围岩破坏形态分析a危险性不大,不会发生急剧破坏,加之临时支护即可稳定的情况。b应当引起注意的破坏,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因受弯曲压缩出现裂缝。
f危险征兆的破坏,如拱顶混凝土喷层出现有对称性局部的崩落,侧墙内移等。(4)洞外观察a观察洞口地表情况、边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的渗透等。b设专人对已支护和未支护地段每天至少进行两次观测,若遇特殊不稳定情况时,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测。2、周边位移量测周边位移量测采用JSS30A型隧道收敛仪量测隧道断面净空收敛情况。量测测点布置断面间距不超过下表规定值。c条件间距(m)洞口附近5浅埋地段5施工初期阶段10取得效果后10~20
测点布置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并尽快安设读数。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计数。3、拱顶下沉拱顶下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