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DSZ2型精密水准仪测量。于隧道洞口地形稳固处设一水准基点量测拱顶下沉位移情况。拱顶下沉测点与周边位移测点布置在一个断面内,拱顶下沉量测初读数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初期变形值的计数。4、地表下沉地表下沉观测点按普通水准点基点南埋设。并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水准基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种观测点的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如图3所示。城、
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按下表采用埋置深度(h)与开挖宽度H2BBH2B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20~5010~20
fHB
5~10
三、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1)绘制位移时间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形态判断围岩的稳定情况。a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如图A),变形速率不断下降,表明围岩趋于稳定,支护是安全的,应进行数据处理或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掌握位移变化规律。b当位移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如图B),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
(2)回归分析由于量测的偶然误差所造成的离散性,绘制的散点图是上下波动和不规则的,因此必须对量测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处理回归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获得合理的典型曲线,并以相应数字公式进行描述。如下图
采用回归分析时,测试数据散点分布规律,选用下列之一函数关系:a对数函数,如:Ualg1tUablg1tb指数函数,如UaebtUa1ebt
fc
双曲线函数,如UtabtUa111bt2其中:a、b回归常数t初读数后的时间(d)u位移值(mm)
五、量测组织管理
f1、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成立专门量测小组,由我单位测量队承担量测任务。2、量测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数据处理和仪器保养维修工作。对量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审核和计算,每次量测结束后,应在二小时内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监理单位。3、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汇报围岩及劫掠和稳定状态,定期提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可靠性的书面报告。4、现场监控量测按量测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施工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工作。5、各预埋测点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遭到破坏。6、量测资料包括下内容:(1)现场监控量测计划;(2)围岩和支护的位移时间曲线图、空间关系曲线图以及量测记录汇总表;(3)经量测变更设计和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信息反馈记录。(4)现场量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