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思考:一向英明的党中央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呢?总结:(1)由于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2)对国情的认识不准确。(3)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4)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部分领导人被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5)长期的革命过程中,使党和人民习惯于开展大规模的集体运动。过渡: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首先是纠正
3
f矛盾尖锐的农村,并提出了八字方针。令人遗憾的是,党中央虽然在经济建设中对“左”倾
错误进行了纠正,但是并未能从思想根源上彻底解决“左”倾错误,因此酿成了延续十年的
“文化大革命”。
(板书)国民经济的劫难
多媒体展示材料:
年代
国家财政收入
比上年
1966
5587亿元
+244
1967
4194亿元
-25
1968
3613亿元
-139
1973
8097亿元
+56
1975
8156亿元
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得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那么“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样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的呢?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材料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后总结:“文革”期间社会局势动荡,人们将工作重心错误地放在政治上所谓
的“阶级斗争”上,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经济建设
中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量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受到迫害和打击。
深度思考:在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为何有所回升?
回答: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明确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思维延伸:这一降一升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总结:都是“左”倾错误惹的祸!
【课堂小结】
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的经济建设是在成功与失
败的交替中不断前进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历史再次雄辩地证明: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唯有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4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