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煮书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煮、章、锅、否、范、犯、豁”总教学目标等7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了解什么是“煮书”。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教学重点要教学难点求教学课时了解什么是“煮书”。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理解“煮书”的含义;知道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应学习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煮、章、锅、否、范、犯、豁”等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什么是“煮书”。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目标转化。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之后有什么感受?生:煮书真的是把书拿到锅里去煮吗?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精读课文,领会什么是“煮书”?为什么要“煮书”?(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三、认识生字,检查自学。1检查字音,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目
标
f煮书.
文章里.锅.
否则.
范文.
犯愁.
豁然开朗.
指名读、齐读。2理解词语“条幅、”的意思。生:条幅:直挂的长条的字画。生:苍劲有力:书画笔力老练挺拔。生: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生:豁然开朗: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3理清脉络(1)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节读课文。(2)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生疑爷爷书房里的一张条幅使“我”产生了“书怎么可以煮”的疑问。释疑爷爷的解释使“我”弄清了什么叫“煮书”。悟理“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四、精读课文,品味“煮书”。1出示自学思考题:(1)什么叫“煮书”?大诗人杜甫是怎么“煮书”的?结果怎样?(2)谈谈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你还知道那些有关“煮书”的名言。(3)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煮书”?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1)“煮书”就是读书时反复朗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大诗人杜甫小时候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做起诗来就感觉得心应手。(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书能够透彻理解万卷书,写文章就会如有神助。即多读书有助于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