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转变,为民政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政事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体系、法制体系和资金筹措机制,为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政事业发展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对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现社会公平提出了新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建设和管理,对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规范民间组织和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发挥其协调利益、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作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对加强行政区划战略研究,科学设置行政区划提出了新的课题。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安全统一,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对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团结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对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完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
“十五”期间民政事业完成的主要指标
37
f注: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章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第四节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推进民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第五节基本原则以民为本、服务全局。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作为推进各项民政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发展与困难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政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进一步坚持和发挥各级政府在民政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求真务实、改革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兼顾需要和可能,加大改革力度,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创新发展模式,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民政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民政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