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而标准的扩展接口:满足日后增加的需求,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二次开发接口;326畅通兼容性原则有效保护现有信息资源,深入了解现有系统状态,能确保新旧系统能够顺利过度。
5
f33技术路线
331语言服务器开发平台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标准,为了优化数据访问效率,适应各种操作系统部署应用,并便于一体化应用和向移动应用拓展,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网络服务平台开发。332BS结构采用多层浏览器服务器(BS)应用结构体系,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库访问层分开。333分布式数据功能具有分布式事务功能操作流程简单快捷,简化灵活操作性。334消息服务功能支持消息服务,多功能性全面消息流通,保障消息流通快捷性与及时性。335组件化开发结构采用组件化开发,多层次组件搭建,完善结构化。336安全性功能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架构设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6
f。337兼容性功能支持集群和失效转移,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34系统性能
341系统可定制化同样的一套软件,可以根据客户群的不同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7
f342数据共享性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数据组织模式目前主流的数据组织模式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的优点是易于管理与维护、缺点是易产生中央处理能力、通信能力瓶颈“分布式”的优点是各部门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可靠性与可用性高通信费低投资小有利于保护投资单点故障可隔离缺点是系统管理与维护难度较大尤其很难保证各节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为了兼顾“集中式”和“分布式”的优点又弥补了各自的缺点本文提出了“逻辑集中适度分布”的数据组织模式其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即在“分布式”模式的基蒋朝惠副教授础上一方面建一个全局共享数据库专门用于存放各部门高度共享的数据包括全局数据词典库、共享数据库、数据仓库含元数据和全局访问权限控制同时也可存放各节点数据的复本和各节点自治数据库异地备份数据等等另一方面在每一节点建立一个局部共享数据库专门用于存放其它节点需要访问本节点的数据这部分数据是在本地自治系统中动态或定时抽取的。可采用大型数据库如Oracle、Sybase、I
formix等的分区片、并行处理、复制等分布式处理技术把全局共享数据库和分布在各节点的局部共享数据库逻辑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共享数据库中。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改变原有数据库系统全局数据库和各节点数据库采用统一、同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