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MG129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f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成果,是审计活动的客观描述和结果,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审计工作成果的好坏、审计质量的高低最终集中反映在审计报告上。审计署6号令对审计报告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改进,主要是把审计报告由原来审计机关的内部文书转变为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并相应取消了审计意见书。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8号令在6号令基础上对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审计报告的编审提出更加具体、更加完整、更加规范、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审计报告在体现审计成果,履行审计职责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断提高报告质量,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一、目前审计报告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审计报告应当内容完整、事实清楚、结论正确、用词恰当、格式规范。目前我们书写的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挖掘不够深刻,审计结论准确程度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少,审计信息利用价值不高,甚至存在审计发现问题雷同,审计报告模式雷同,致使审计报告缺乏实际意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具体表现为:
(一)格式错误。有些审计项目将“审计情况如下”表达为“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有的审计报告没有被审计单位会计责任的表述;有的审计报告没有标题;有的单位上一年度有审计过,但在本次审计的审计报告没有写明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有的没有写审计报告的日期;有些项目甚至没有构成审计报告内容的审计
f工作底稿及局领导的签发等。
(二)立项依据错误。有些审计项目仅将本单位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的要求这一要素作为审计立项依据,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有的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但引用不当,甚至引用的法律条款不正确。
(三)未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和重点开展审计。审计报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的事实,即我们常说的审计查出的问题。每一次审计风暴的掀起,无不是由于被审计单位大量违法违纪事实被披露。这些问题,往往只有通过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和重点、方法及步骤开展审计才能完成。没有针对性很强的审计方案指导的审计项目,就不能保证审计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和重点开展审计,是写好审计报告的重要保证。
(四)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