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平和正兴学校高中部2012-2013学年上学期_高一_年级_语文__教案备课人_卢小婷
教师卢小婷授课时间
课时
1
课题
《锦瑟》
课型
公开课
备课组成员教学目的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2、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2、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
难点步骤复习上节内容3分钟新课导入4分钟
课堂预习3分钟
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学生齐背《杜甫诗三首》
二、导入
(大屏幕展示图片)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整体感觉比较迷离,虚幻,和平常的图片不太一样,比较特别,从不同角度来看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就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锦瑟》也是一样的,自从问世后就一直没有中断后人对它的研究,对于其表达的感情、主旨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是,他们的意蕴美却是无可非议的,梁启超曾经坦率地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这份美,这份神秘,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契合,它道出了我们想要说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那么咱们这节课就来领会这份美与神秘。锦瑟(板书)
三、预习检测
1学生根据文下注解试解题明确:“锦瑟”:瑟,乐器名,有五十根弦,音节繁复;锦瑟,雕饰华美的瑟。
二次备课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诗名取开篇两字“锦瑟”,是一首
广为传诵的诗。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乡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借瑟起兴。
四、课程讲授
(一)初步感受诗歌体会诗歌音韵美
导引:古人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尤其这样反复诵读可帮助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朗诵这首诗,初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怀。
课程讲授
20分钟
1学生齐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诵读)2听朗读录音,再次感受诗人情怀3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