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_高一_年级教师课题
王小亮
_语文__教案201737
备课人_王小亮课时课型1
授课时间
《锦瑟》
教学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目的2、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重点难点步骤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2、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二次备课
新课一、导入以李商隐之诗句导入锦瑟(板书)导入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课堂三、预习检测预习
1学生根据文下注解试解题明确:“锦瑟”:瑟,乐器名,有五十根弦,音节繁复;锦瑟,雕饰华美的瑟。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诗名取开篇两字“锦瑟”,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这年诗人46岁,罢官后回乡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借瑟起兴。
四、课程讲授
(一)初步感受诗歌体会诗歌音韵美
古人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尤其这样反复诵读可帮助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朗诵这首诗,初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怀。1学生齐读、指名朗读。2听朗读录音,再次感受诗人情怀3学生再次试读。读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调和氛围。
1
f课程讲授
(提示:从“思”“梦”“泪”“惘然”等词可感知到,全诗笼罩着迷惘、凄美、哀伤的情调氛围。)
(二)品析诗歌
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主要内容的三个字来吗?你能从诗中找出表明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来吗?明确:内容之眼:思华年(板书)情感之眼:惘然(板书)(2)自由鉴赏★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首诗,思考:全诗的总纲是哪一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导引:律诗的尾联是诗人感情宣泄的闸口,这首诗最后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我们一起从内容中来找找看答案。(同《红楼梦》一样,自从《锦瑟》问世后就一直没有中断后人对它的研究,它迷离的氛围,跌宕的风致引得索解者乐此不疲,也许还没有哪一首诗歌能像《锦瑟》这样受到那么多的关注。元好问曾写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代诗人、学者王士祯也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