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果,即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认为这一过程发生了“认识论断裂”,指出马克思并非“颠倒”
3
f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是根本性的“断裂”。
第三章“结构与主体”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对主体、异化、人道主义的反思。第一节分析了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神话的批判,并讨论了阿尔都塞“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原因;第二节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叙述,在阿尔都塞看来,主体由异化到去异化的过程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不仅说明在这一过程背后有历史目的论的逻辑,还假设了主体在异化之前和去异化之后的透明自足的状态,而阿尔都塞更强调主体受理论实践条件的制约;第三节分别讨论了意识形态在“科学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含义,并分析了意识形态对主体的询唤功能,阿尔都塞把这种询唤作为无处不在的力量,甚至“个体出生之前就是主体”,这种绝对的询唤作用是把意识形态形态作为一个先在的结构,而个体不过是被镶嵌到这个结构当中的元素。
第四章“历史与结构”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的理论上
4
f反历史主义和多元决定论。第一节分析了马克思之所以要优先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方案,阿尔都塞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社会结构对历史的优越地位;第二节分析了阿尔都塞反历史主义的逻辑,他批判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历史主义解释的原因是为了维护逻辑顺序和历史顺序的区分;第三节讨论了马克思对“不平衡理论”的辩护,以及阿尔都塞通过提出多元决定论来对此问题进行了有力的回应。
第五章“哲学与实践”主要讨论了阿尔都塞对哲学问题的思考。第一节探讨了阿尔都塞之所以要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原因和进行“新的哲学实践”的任务,即划清认识论的断裂的界限;第二节讨论了哲学有没有历史的问题;第三节比较了理论实践和哲学实践的意义,指出阿尔都塞并非要用理论实践、哲学实践来代替革命实践或生产实践,他对理论实践、哲学实践的关注,不仅仅是要在法国“造就理论大师的理论学派”或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主要是为了充分认识到马克思、列宁等经典马克思主义革命家的理论成果,以便为“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认识论。
5
f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出在“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理论上反历史主义”、“认识论断裂”、“多元决定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已经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教条化的论述背后,遮蔽掉的是阿尔都塞更大的抱负和企图,他要发现前人没有发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