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xiè,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mò,市中街道),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古代的小官),赢(yí
g,有余利,获利)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lí,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祠(cí,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白话译文】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元嘉帝多么轻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还记得四十三年前,我战斗在硝烟弥漫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作品简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理解性背诵】(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片中,用“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直接咏怀三国时期英雄人物,间接抒发自己到老年的壮心不已和无奈感慨。(3)《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是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心中思绪万千,于是发出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慨叹。(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慕三国英雄,发出了“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叹。(5)《永遇乐(千古江山)》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和孙权风流余韵的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