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环境署等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经重建局审核后,均需提交总体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实施。
(二)发展概念规划及发展控制规划新加坡是较早引入发展概念规划理念的国家。建国之初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等规划项目,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1、城市发展概念规划:主要指战略性的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制定了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概念规划的作用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并为实施性规划提供依据,同时也是示意性的,不足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1991年新加坡对其第一个城市发展概念规划进行了调整,形成了2000年、2010年和X年三个阶段的形态发展构架。其中2001年新加坡概念规划TheCo
ceptPla
2001提出了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在熟悉的地方建设新组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的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形成全球的商业金融中心;建设更加密集的轨道网络;更强调各地区的特色。2、开发指导规划(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总体规划曾经是新加坡的法定规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到了八十年代开发指导规划逐渐取代了总体规划,成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新加坡的55个分区都制定了开发指导规划。该规划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土地用途、发展密度和高度、交通组织、环境改善、步行和开敞空间体系、历史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开发指导细则和控制参数。这种规划类似于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城市重建规划与建设虽然新加坡历史不长,开埠才170多年,建国才43年,但十分注重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不多的历史遗产昭示着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历经的沧桑,让现在身处其中的人们为拥有过去的历史而欣慰。一是突出与整体环境协调。不仅尽可能保留古建筑的原有环境、独特轮廓,而且重点保留历史街区的原有气息。如作为早期华族祖先聚居地的“牛车水”,今天的街区建筑、店铺仍然保留着显著的中国南方早期建筑特点,招牌全是中文,各种手工艺人仍在此依靠传统技艺谋生,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让人引发出无限的怀旧情思。“小印度”、甘邦格南等又分别体现了印度民族和马来民族的气息。二是突出与历史原貌吻合。无论是古建筑还是传统街区的保护,新加坡政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