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论前言:引进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来推动整个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引进这个新的教学法首先要确立一个实用主义的出发点:就是要看它是否能解决中国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此外我们的认识也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便理清思路,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念1行为导向教学法形成的历史背景最初提出并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是在世纪之交的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兴起的一场学习领域里的改革。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来看,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关教学法早就形成并得到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新思潮。由于新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超出了对一个简单教学法的认识。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2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穆勒实践性理论的结构范式可以用来分析现行教育体系,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现行教育的表象:它的目的是什么?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按这个方法来实施?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和推动人及其社会的活动。我们可以把人的劳动活动解读为:人的活动是人运用工具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人的活动人+工具+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之所以为人,是维持或推动人的活动(人的发展),那么教育的内容就离不开以下三个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进一步分析我们在职业教育方面关于教育目标和和教学方法的定位。第一步:确定职业教育希望达到的目标:P是什么?P希望实现的目标是接受作战目的+有作战能力的+人第二步:确定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Q是什么?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用心+用手+用脑
职业活动第三步:以P为目标,按照Q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结论:第一,现代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全面职业行为能力的人为目的;第二,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以行为导向教育法为实施手段。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性质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