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试题的复习资料
精准把握高考方向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集合
一、高考考什么?考试说明
1.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相等的关系。4理解全集、空集、子集的含义。5会求简单集合间的并集、交集。6理解补集的含义并会求补集。
全面解读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概念,因而是每年高考数学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集合的含义、元素的特点、表示的方法等基本概念,子集、补集的概念,以及交集、并集的运算,并要求能结合其他知识的正确应用,有时也以集合为背景创设新的情景来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难度系数★☆☆☆☆
二、高考怎么考?
原题解析
2004年
(1)若U1234M12N23则CUMN
A.123B.2C.134D.4
2005年
(9)设f
2
1
∈N,P1,2,3,4,5,Q3,4,5,6,7,
记P=
∈Nf
∈P,Q=
∈Nf
∈Q,则P∩CNQ∪Q∩CNP
=
A.0,3
B.1,2C.3,4,5D.1,2,6,7
2006年
(1)设集合Ax1≤x≤2Bx0≤x≤4则A∩B()
A.[02]
B.[12]
C.[04]
D.[14]
2008年
(2)已知UR,Axx0Bxx1则ACuBBCuA
A.
B.xx0
C.xx1D.xx0或x1
2009年
(1)设UR,Axx0,Bxx1,则ACuB()A.x0x1B.x0x1C.xx0D.xx1
2010年
1设Pxx4Qxx24,则
A.pQ
B.QPC.pCRQ
D.QCRP
1
f基于高考试题的复习资料
精准把握高考方向
2011年
(10)设abc为实数,fxxax2bxcgxax1cx2bx1。
记集合Sxfx0xRTxgx0xR
若ST分别为集合ST的元素个数,则系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S1且T0
B.S1且T1
C.S2且T2
D.S2且T3
2012年
1设集合Ax1x4,集合Bxx22x30,则ARB=
A.14
B.34
C.13
D.12∪34
2013年
(2)设集合Sxx2Txx23x40,则CRST()
A.21
B.4
C.1
D.1
2014年
(1)设全集UxNx2,集合AxNx25,则CUA()
A.
B2
C5
D25
2015年
(1)已知集合Pxx22x0,Qx1x2,则CRPQ(
)
A01
B02
C12
D12
2016年
(1)已知集合P
,Q
,则P
()
A23
B23
C12D
2017年
(1)已知集合Px1x1Qx0x2,那么PQ()
A.12
B.01
C.10
D.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