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细则
工作事项工作标准责任部门安保部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各部门对部门辖区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应覆盖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方面,包括所有场所、所有设备(包括租赁设备)、所有人(包括相关方)等危险源辨识应以岗位为主要对象,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辨识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着手(参考《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内容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并按照下列方法选取:危险源辨1直观经验法:即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识辨识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方法对象危险性和危险源性的方法2系统安全分析法: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分析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的危险源辨识
各部门
危险辨识完成后,组织生产、技术、安全、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及有安保部经验的技术工人对危险辨识结果进行审查验收各部门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又称各部门“LEC法”,见附件1)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安保部对全过程监督控制措施:组织各部门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经评审后实施,评审内容包括:1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允许水平;控制措施安保部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3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4受影响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应进行归档,档案资料中须列明资料危险源档人力资源清单辨识负责人、审查负责人及归档经办人均应在档案上签字2对于发生变化的危险源档案(因各种原因增加或删除),应及时归行政部案档风险评估培训检查各部门应在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向新入职员工说明本部门危各部门险源分布情况、可能造成的伤害、相关岗位的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每月对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一次专项安全检查安保部
f附件1
LEC评价法
依据危险源辨识记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有计划地进行控制。一般采用以下公式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关于L、E、C值的确定,见表1、表2、表3表1
分数值852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必然发生)相当可能发生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
事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