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倍多,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最具台资企业投资价值园区”,成为全省对台招商的样板。三是外经外贸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全县自营出口实现6000万美元;五年全县合同利用外资356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15亿美元。三产服务业日趋繁荣,结构明显优化。坚持工业主导、服务业跟进,三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三产实现增加值38亿元,年均增长19。一是三产服务业设施水平不断提升。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汽车总站、六福商业街、乡镇卫生院等均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完成了新济阳精品街、新济阳服装街、新济阳农贸市场、新济阳美食街、经一路商业街、苟王家具城等特色街区提升改造任务,全县各类市场达到85个,其中专业市场7个、综合市场1个、集贸市场77个,年市场交易额达到30亿元。二是销售网络不断完善。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村级农家店852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县、镇、村三级流通网络初步形成。推进“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工作,促进了社会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全县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是2005年的229倍。三是新型业态发展迅速。全县规模以上商贸企业达到52家,较大超市13家,各类连锁、加盟、特许经营店205家,知名品牌直销店39家,石油、钢材、煤炭、汽车等大宗产品基本实现全额代理。金融、拍卖、家政服务、企业管理、法律服务、会计咨询、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竞相发展,三产服务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乡面貌逐步改善。坚持“三高”原则,加快城市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发展进入了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共同推进的新阶段。一是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基本形成了“七纵七横”的城市发展框架,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0,达到17平方公里。二是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济阳黄河公路大桥、济南黄河三桥、济南北绕城高速及青银高速建成通车,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影响济阳发展的交通瓶颈。国道104线、220线,省道248线、249线等交通干道提升改造全面完成,覆盖城乡的公路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客运汽车总站,开通1路、2路、K901、K905城市公交,城区通
f行条件明显提高。加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城市供水、供热、天然气和污水管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5、30和60,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2和80,人民群众居住舒适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三是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大力实施美化、绿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