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汉字重回焦点之路读《现代汉字学纲要》有感看完《现代汉字学纲要》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现代汉字
的知识,同时也让我想到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汉字将如何发展呢?曾经一度辉煌的汉字又将如何回到焦点的位置呢?现今的世界几乎都被英语所围绕。社会上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过英语四级,找工作时雇人单位也会很重视英语水平。每个人都在积极地学习英语,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人数在不断上升,相反的,汉字似乎正趋于没落。汉字的没落与中国经济的衰退有着密切的相关。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最早成批的汉字,它伴随着灿烂的中国文化向四方传播,传到邻边的国家,逐渐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向外传播主要有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向南传到壮族、越南。公元初期壮族接触到汉字,在唐朝时仿照汉字创造了方块字并在宋代广泛流传,直至明末开始衰落。传到越南是公元前40年,之后的一千多年汉字成为越南的正式文字。直至1884年法国的占领使汉字的地位下降。第二条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汉末到三国时期传入朝鲜成为其正式汉字。晋朝时期传入日本并成为其官方文字。第三条是向北传到了现在的内蒙古、辽宁等地。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汉字文化圈的范围极其广泛。但近百年来随着西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文化猛烈发展,是很多国家掀起了学英语热。同时也使汉字文化圈日益缩小。探究其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落后,生产的低下。在汉唐时期,中国经济名列前茅,这带动着周边国家争相学习中国汉字,而随着清末经济的衰退,汉字地位也与日剧减。
汉字的传播当然与中国经济有着密切联系。要使中国现代汉字重新回到焦点地位,我们必须发展经济,让快速发展的经济吸引无数的目光,汉字的关注度自然而然也会随之上升。但我想作为汉字本身的改革也肩负着相当大的责任。我们必须多方位了解汉字,不断对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首先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一下“现代汉字”这个术语。在《现代汉字学纲要》中对现代汉字的理解分两个角度:一是从字体的演变角度,是相对于古代汉字将隶书作为划分点,之前的称为古代汉字之后的称为现代汉字;二是着眼与汉字记录的语言,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古今通用的汉字和记录现代汉语专用的字叫现代汉语。我们现在所用的概念一般是后者。了解了概念后我想从汉字的几个特征方面分析一下。
一.汉字的数量繁多。汉字字数太多,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了很大麻烦。要解决汉字数量繁多这个问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