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吕宏芬宋亚兰张迎春摘要: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为自身的办学定位,而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特点及未来市场的需要,在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能力本位培养模式
一、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从广泛意义上说,除专门从事基础理论原始创新的学术型人才,其他都可以说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如果说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以操作技能为核心,可以称为操作应用型的话,那么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可称为技能应用型。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创新性,因此在培养时还是要以学科来设计专业。但它并不是学科本位的,相反必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要强调KAQ协调发展KAQ即知识、能力、素质,比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从而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与学术型人才相比,他们要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岗位操作技能与实务经验、沟通能力理解、表达与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理论应用的锻炼和培养。独立学院培养的就是这种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表1反映出了独立学院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高专、普通高校的区别。因此,普通高校与独立学院的区别属于本科本身范围之内,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群体相对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群体而言,其劣势在于基础的广度、理论体系的完整、研究能力等方面,而在上手快、解决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独立学院与高职高专的区别属于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在都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前者更具综合性,素质更全面,发展后劲更足。
f明确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进一步探究独立学院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