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花夕拾》
摘要:《朝花夕拾》写于鲁迅人生中最为心绪杂乱的时刻,虽然独处一隅,但他调整心态,
用闲静的心态回忆儿时生活,写下这部文集。鲁迅通过理性分析,认真思考,有对儿时趣事的怀念也包含对陈规陋习的批判。同时该文集具有鲜明的鲁迅写作特色,注重与广大读者的对话沟通,意图寻觅知音。
关键词:《朝花夕拾》,闲静,思考,对话沟通活,以此来慰藉此时脆弱的灵魂。
10《朝花夕拾》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此时的鲁迅已过不惑之年,这一年外界世事纷乱,他内心繁杂,同时又收获欣喜的爱情,诸多因素促成了这一部广为流传的散文集。
1926年,一种不安定的气氛笼罩着中国大地。在弥漫着军阀专制和复古主义思潮的浑浊空气中,鲁迅感到文人的软弱与无力。鲁迅本人的处境也日益艰难,因支持学生的斗争被章士钊和陈西滢等人的不断围攻,鲁迅越来越孤独,不得不独自苦战,经历着一系列的反革命政变以及白色恐怖。【1】这一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的“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著《无花的蔷薇》、《死地》以及《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深切悼念死者、严厉斥责当局。鲁迅因此被通辑,为避暗杀而先后躲于北京两城、医院等地,随后于同年8月份赴厦门大学任教。【1】他的内心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慌乱。在提及在此时的心境鲁迅写道:“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未免社,却不绝的来信,催促杂志的文章时,这时我不愿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写了十篇《朝花夕拾》。”人在最困顿,最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想到自己的故土,想到儿时的生
爱情对于任何人都是美好的,鲁迅这样的大文豪也不例外。与许广平的相识到相恋,二人从最初的好感到最后的爱情升华,振奋了鲁迅的精神,为他的文学增添了色彩。许广平陪着鲁迅一起经历了最为艰苦的时间,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广州“四一五大屠杀”,“一二八凇沪战争”等重大事件。作为一个独立战斗的“战士”来讲,有了许广平的支持,哪怕只是心灵上的一种支持,也是极其温暖的。
20《朝花夕拾》闲静的产物
鲁迅以往的文章,诸如《呐喊》、《彷徨》,习惯于用犀利的笔锋针砭时弊,猛烈地抨击社会不良形态,文章紧张、激进,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发人深省。然而细细品读《朝花夕拾》,这样一部描写鲁迅年少时回忆的散文集,能从中读出回忆的暖意,以及人过中年后对人生的闲静的向往。早年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