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者:王勇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08年第04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以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并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内容、新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建设和谐社会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重要位置。也是第一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同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统一、贯通起来。
“和谐”一词,蕴含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协调、和睦之意。“和谐社会”,既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要强化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协调沟通的形式增强党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要统筹兼顾地协调社会利益和动员社会力量,通过调控和利益协调,有效地整合社会,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和谐发展,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党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