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老师独霸话语权,有的批改本身也值得推敲。这实在是“出力
f不讨好”的事。改变批改模式实际上就是老师放开话语权,改变那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发挥他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可以这样做:学生的作文可以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也可以让学生合作互相评价修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在这种“当家作主”的心态下,学生兴趣盎然,批改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指指戳戳”。其实,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靠自己写出来的,自己改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指手画脚地“导”出来的。对师生共同拟定的命题作文,则实行师生共同批改的办法。当然“共同批改”也要有所变化。有时让学生先自改,再互改,最后由教师批改一部分。有时采取师生交叉批改的办法,如,这一次学生自改、互改,下一次教师批改。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既可以发现别人的优点,也会发现别人的不足,这样就会不自觉地跟自己进行比照,心灵受到触动,从而思考自己的写作情况,这就是一大进步。另外,经有组织的多次自改,才会改变一贯的定势作用,不会再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我们教师希望看到的。但要注意,学生自改、互改,教师需认真监督,让学生真正投入,不能流于形式。这样,在评价多元化的过程中,
f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作文批改才会更有效果。三、让学生参与作文讲评的尝试作文写完后,除了批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讲评。讲评不得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写作的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讲评也应该这样。因此,要让学生从讲评课上的“局外人”角色,转变为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讲评的全过程。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都有亮相的机会,还要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表对别人作文独到见解的机会。由此除了让学生自评作文外,还要求学生互评。互评有许多优点,如学生兴趣浓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起到互相借鉴、互相启发的作用;解放教师,锻炼学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