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体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体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体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培育出既抗虫又抗倒伏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RAAR
导入
A
R
F1植株
F2植株
豌豆染色体片段
玉米体细胞
杂交细胞
(1)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2)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所占比例为
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该杂交细。代植株首次出现性状分离,。
(3)若在一次实验中,上述豌豆的两个染色体片段插入了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结果造成这对同源染色体因为差异太大而不能正常联会,该图所示的杂交细胞培育得到的个体能产生是。种配子,基因型分别
(4)该科研小组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对此分离现象的可能解释如下:由于受到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基因型是Dd的F1植株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自交时,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产生的F2出现了F2高茎中杂合体比例为【答案】(14分)。的四
。该四倍体植株种基因型,
第10页
f(1)2(2)F2
染色体变异(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916
(3)4种AB、RB、ARB、B(4)DDddDD:Dd:dd14153435
【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孟德尔遗传规律。【解析】(1)由于间期进行DNA分子复制,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2个A基因,由于转入基因,所以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染色体变异。(2)在杂交或自交后代中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则杂交植物在F2代植株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A_R_)个体所占比例为34×34916。(3)由于联会紊乱,所以两条染色体可能会分到同一个细胞中,所以会出现配子的类型有AB、RB、ARB、B四种。(4)基因型是Dd的F1植株幼苗发育成四倍体植物,则基因型为DDdd,产生配子时,D:D:dd1111,D与D结合的概率:1414,D与d结合1212,d与d结合1414,所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该四倍体植株自交时,F2出现了DDDD、DDDd、DDdd、Dddd、dddd五种基因型的个体。F2高茎比例为3536,纯合体高茎(DDDD)比例为13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