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业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表示;X8:工农贷款比率,用工业贷款与农业贷款的比重表示。
经计算得出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从而得出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联度
由排序结果可知,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对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大,关联度为0774,从时序中可看出,关联的在06以上高居不下;产业比关联度为0630,影响较大,但它呈现出递减态势;工农贷款比率关联度达0628,影响较大,但它也呈现出递减态势;就业结构的关联度达到0622,但却呈现出递增趋势;其次是人均GDP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关联度分别为0562和0552;影响程度相对较弱的因素为:财政支农比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关联度为0507和0461。从中不难发现,政府对农村和农民的财政支出不够,农业产值增长对农民的收入影响不够,使之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是由于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的递增发展、产业比的上升、不平等的工农贷款条件限制、人力资本较低的农民就业条件和城市偏向政策等共同影响的结果。政府财政支农比率以及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影响较弱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措施推行还不够完善,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任然比较薄弱。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三、缩小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安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构建繁荣、和谐安徽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实际上,目前安徽城乡差距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农民增收问题,结合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并根据已有的文献,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1努力缩小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
安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并且长期以来提高缓慢。农业收入是安徽农民的最大经济来源,其对稳定农民收入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前关键是从安徽实际出发,发挥各类农产品的资源的优势,推进特色农业新增长点,加快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从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从而缩小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积极实现制度创新,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导致安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要确保农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彻底进行制度创新,下决心改变二元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特别是要给予农民平等的就业、教育、医疗机会以及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