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急诊科)(2016年)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引起咳嗽的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0904)。(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侯: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2风热犯肺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3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4痰热郁肺证:咳嗽、气粗息促,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夹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口干而黏,欲饮水,鼻塞流浊涕,咽痛声哑,舌质红,苔薄黄或腻,脉滑数。(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
f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公识意见》(2011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2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史。3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或支气管炎征象。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5内伤咳嗽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胸部X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咽拭子检查,痰培养药敏试验、纤维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