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个文本均不同程度的渗透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应具备的隐性的教育功能,既考查了英语作为一门交流工具应具备的交际功能,也在语篇中传递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永恒主题,关注着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2彰显文化自信、融入核心价值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象征符号,是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应具备的软实力。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人既“偏爱”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又注意在命题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整套试卷既有传统文化的典雅和端庄,又散发出当代中国的勃勃生命力。
三、考纲目标与要求
1语言知识方面,考生要掌握并能运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词汇量为3500左右。
2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备考过程中,考生应从(1)理解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考查方向入手,全面训练考生听的能力,注意方法多样、形式各异,注重基本语音、重音、语调变化、语调与节奏及其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并能注重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加大词汇训练及词汇运用训练,培养语言能力。
3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阅读方面更还要要求学生有效利用因特网,经常阅览美国和英国有名的网站,体会地道的表达和文化趣味。如:2018年全国高考英语试卷I中阅读理解B篇原文出自英国网站Express中的文章。C篇出自美国经济学人TheEco
omist中的一篇文章。其中,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材料,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更贴近生活,更注重阅读能力的考察。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五篇)。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4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英语写作要求尽可能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写作要依据试题中提示要求,要体现出所学过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