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我采用启发式、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2学法指导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以下六个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具体过程设计如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1我先出示几个整式乘法的练习,让学生做。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教师引导:把上述等式逆过来看一看还成立吗设计意图:安排以上练习:一是复习整式的乘法,激活学生原有整式乘法的认知结构,满足“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理。二是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因式分解。第二环节: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1
f2再让学生练习:当a101,b99时,求a2b2的值教师巡视,并代表性地抽取两名学生板演,给出两种解法。设计意图:安排这一过程是想利用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把a2b2化为整式积的形式,会给计算带来简便,顺应了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出。3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是学生知识及能力获得发展的有效动力。故在教因式分解概念时,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1你能尝试把a2b2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吗并与小学所学的因数分解作比较。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因式分解的定义。一个多项式→几个整式积→因式分解4教师板书板书:师生归纳要注意的问题:1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而言的一种变形2因式分解的结果仍是整式3因式分解的结果必是一个积4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第三环节:师生互动,运用新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我特设三个例题,这几个题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设计意图:通过例1例2罗列一些似是而非、容易产生错误的对象让学生辨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互逆关系。促使他们认识概念的本质、确定概念的外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