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作者:严泽民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32期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温室效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对的最为严重的危机,能源的合理使用与生存环境变化对国家今后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发展战略、发展形式、政策机制、技术创新与改造等方面都应做好积极准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20-02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于2006年10月发布《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作了比较权威的定量评估,指出如果目前全球以每年GDP1的减排成本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呼吁全球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
二、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表明我国经济在今后的若干年持续不断的发展,同时,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中国进行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是关键,因此,向低碳经济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现有的石油资源可够开采13年,天然气可采40年,煤炭可采60年。2007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27亿吨左右,列全球第二,能源消费处于高结构状态,化学能源约占92,其中煤炭占682,电力生产78依靠煤炭,可再生能源仅占8,其中,水力、风能、太阳
f龙源期刊网http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