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实际就是在培养一个成功的人才,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没有大量规范的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生活在学校里,和学生打交道。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望子成龙的家长反复地叮咛自己的孩子:“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不许再玩铅笔橡皮”
上课的铃声响过之后,认真负责的老师表情严肃地嘱咐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知识,这个新知识特别难,你们一定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还要大胆发言,否则的话,你们可学不会。”
然而,孩子们上课时的表现又如何呢?不尽人意。课堂上时常是你讲你的,他玩他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
我们的课堂上也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不按要求带学具,还经常把书本作业忘记在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会理直气壮地说:“都怪我妈妈,她没给我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曾就这个问题和同事进行过探讨。答案有两个,一大一小。往小了说,是老师、家长的要求过于笼统,过于抽象,缺乏具体指导。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怎样做是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积极发言?缺乏实用的、操作性强的可行性指导。往大了说长期以来我们太重视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智力的开发了,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常规的训练,使得一部分孩子直到小学毕业都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内涵太丰富,涉及的面太广,所以,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本着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下面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一年级新生课堂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的问题。
练习时可以采用集中训练与分散检查相结合,同时辅以各种形式的比赛和奖励。及早规范,集中训练
一、课堂学习习惯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在实际教学时,我把课堂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具
体化为四个“学会”。1、学会听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