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预先准备好教学过程中要用到的教学资料、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和教师的意图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的传递更加直观、具体,借助多种技术的辅助,知识本身也更趣味化,容易被学生理解;学生也能因此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20
32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学模式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观念,比起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去。
33主题式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下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定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知识并解决问题。目前教育部正在大力推广这种方式,在高中的综合试验课中试用较为普遍。
34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1995年,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提出“Webquest”模式。“Webquest”意为“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教学”。“Webquest”鼓励学生到网上去查找相关资料,并通过这种探究来自主的自由的完成课题24。
35TELS(运用技术加强理科教学)模式
从2003年前后开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做了有关课内整合模式的各种试验。2003年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启动了“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简称为TELS”27。该项目从四个方面即理科课程设计、教师专业培训、评估和信息技术支持等开展研究与实践,实现“运用技术加强理科学习”是其最终目的。
3
f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4章
对TPACK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
通过对以上的几种现有整合模式的研究,发现现有的整合模式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整合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种整合模式虽然引入了新颖的信息技术,但是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意义。
41TPACK模式产生的背景
如前所述,在美国推行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暴漏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过分关注“技术”和“学生”强调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而忽略了教师的作用和教学设计的作用。
42TPACK模式的特征
MatthewJKoehler和Pu
yaMishra对TPACK的定义是:TPACK是一种加入技术维度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框架建立在Shulma
博士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成果之上,并引入了技术知识这个全新的维度;TPACK是内容、方法和技术这三个知识维度之间复杂而又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