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陆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通常所说的“南极”广义上指南极地区,狭义上则仅指南极大陆。
南.极.冰.盖.是由降雪不断堆积形成的,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冰川和淡水资源,冰盖上许多地点冰体厚度超过4000米,平均厚度约2450米,冰储量占全球冰川的90,占全球淡水总量的70左右。据估算,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0米。南极冰盖底部地形复杂,有河流、湖泊,我们对其动态、水质、水生生物知之甚少,水体对冰盖流动的影响也不清楚;约占南极冰盖面积10的冰体流动到海洋,形成漂浮的冰架,冰架断裂形成冰山。每年南极海冰的范围在300万平方千米到1800万平方千米之间波动。冰盖、冰架、冰山、海冰组成的南极冰冻圈,其资源、环境和气候效应极为重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f精品资料
南大洋不仅仅是捕鱼和捕捞磷虾的场所,而且是地球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南大洋连接全球海洋,其冷水驱动了全球大洋环流系统,将大气中的热量和二
氧化碳输送到深海,调节和改变全球气候。同时,表层海水溶解人类排放的二
氧化碳,使南大洋表层海水酸化,影响着南大洋生态系统。
揭示南极洲的地质历史,需要了解南极大陆地壳和地幔的结构及其如何影
响这块超级大陆的形成和漂移;研究表明,南极洲的生命进化、延续和多样性
研究有了一些新认识;干燥、低温和稳定的大气层使南极成为天文学家观测空间和宇宙最理想的地点;此外,南极冰.下.湖.泊.可以模拟木星及其卫星的自然条
件,已经收集到的陨石则提供了太阳系形成、演化的重要信息;有些冰下湖可
能自千万年前形成后一直封闭在巨厚冰层之下,其蕴藏的生物信息有着极为重
要的生命科学价值。
1959年12月1日签署的南极条约,是南极考察历史和国际南极事务中的一
个里程碑事件。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南极地区科学考
察自由,促进国际合作科学考察。目前,有四十多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
(节选自秦大河《南极的价值及考察意义》,有删改)
23下列关于“南极冰盖”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南极冰盖是由降雪不断堆积而形成的。
B南极冰盖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淡水资源。
C南极冰盖冰储量占全球冰川的90。
D南极冰盖融化与海平面上升是因为全球变暖。
24下列表述,不属于“冰山形成”条件的一项是()
25A冰盖底部地形复杂。
B冰体流动到达海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0
f精品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