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
承担学校: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曾获奖励
授课者:刁海胜审订指导:伍国铭
课题名称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
教师姓名刁海胜
课题来源
□适用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教材册(模块)名称:
□所属单元章节:第六单元课题2
录制工具和方法单机拍摄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学习的另一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学习二
氧化碳性质的必要知识储备。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基本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了解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装置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及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教材内容的有序性分析(1)是氧气制取研究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交流、合作、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室气体制取研究的思路、方法、步骤。(2)是常规实验向创新实验的发展氧气的制取让学生掌握了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但学生对装置的设计能力还比较弱,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后,能按实验要求自主设计发生装置,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学情分析
f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1)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对CO2的性质及几种获取途径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CO2的实验室制备知识。
(2)尚存不足:对固液无须加热型发生装置的认识较模糊,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抽象思维的能力较薄弱。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实验仪器操作的基本能力,已经学会使用简单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但对装置的设计和改进能力偏弱,缺乏根据实际需要的实验创新能力。
三、有序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难点:发生装置的设计和改进
2.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②学会根据实际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②通过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②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3.有序教学实施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